可能有些觀眾不太明白劇情內容,以下是簡單補充一下主角的生活狀況:
「每日出入新式私樓,有車代步嘅年青才俊」
原本主角是月入3萬的top sales,生活無憂,甚至有能力自己搬出去租私樓住,養得起車,三餐足飽的年青才俊。係年青才俊呀!3萬港元,不算多,但亦絕不算少,絕對足夠過不錯的生活。
「不過阿晴話想買咗樓先結婚,如果唔係就要用每個月九千蚊嚟瞓覺」
不過,當主角準備結婚、準備買樓,情況就變得截然不同。結婚須用到一大舊錢(就算男方可以低調細搞,女方亦未必肯,事實上有不少人曾為此而大吵甚至結唔成婚),而買樓,除了一大筆的首期外,更要每月供上不少辛苦工作得回來的血汗錢。置業的原因,當然是因為買了後單位就成為了個人資產,日後可以買賣(唔計泡沬樓價及樓市爆破),否則就只能每個月租用一個地方以作休息,而重點是租金亦非常高昂。
在外國,以有努力工作的人來說,不論是租是買,有地方住是最基本的。何以香港卻令市民終日為有個瓦遮頭而遑恐渡日?主角原本月入3萬,生活本來好好的,為何一說到買樓、結婚、生仔便要縮減開支到如此地步?有人說,生活是自己選擇的,搵得少,總會找到自己可以過的生活方式。但是!主角是年青才俊,本應比一般人優勝,比一般人過得比較好,當決定要買樓時已經放棄愛駒、放棄原本的優厚生活,改為迫巴士、食翠華(意指茶餐廳,並非指專剧遊客的餐廳),這樣還不算是改變了生活方式嗎?醫學界已證實,壓力是絕對會把人迫瘋的,根本香港有很多人已經有情緒病,不過當每人都有的時侯,病情較輕的已經是正常人了。
為何在香港生活要如此大壓力?為何香港人都只能向錢看,沒有夢想才能過好的生活?老一輩們真的希望你的下一代也成為有病的人嗎?
公平咩!?
重溫全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0BiS1T23qA